從孩童到大學時代,我對開封的印象似乎一直停留在“開封有個包青天”的程度。小時候看電視劇,記住了辜負秦香蓮的陳世美,還有那只換太子的可憐貍貓。

都說童年記憶是種不確切的鄉(xiāng)愁,對開封的想象可能也只是空置了十多年的童心未泯。事實上,即便在到達開封前,我依然不確定這是座怎樣的城市,這里有著什么古老到在文化史上“說話帶著分量”的遺存。

1:清明上河園

位置:開封市龍亭區(qū)

清明上河園是以畫家張擇端的寫實畫作《清明上河圖》為藍本,按照《營造法式》為建設標準,以宋朝市井文化、民俗風情、皇家園林和古代娛樂為題材,以游客參與體驗為特點的文化主題公園。

集中再現(xiàn)原圖風物景觀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,再現(xiàn)了古都汴京千年繁華的勝景。這是我比較喜歡的景區(qū)之一。

每天定時表演節(jié)目:包公迎賓、楊志賣刀、林沖怒打高衙內(nèi)、梁山好漢劫囚車、燕青打擂、李師師藝會情公子、王員外招婿、宋式民俗婚禮、編鐘樂舞、馬術、氣功絕活等20余個。

整個園子很干凈,風景優(yōu)美,服務人員全都漢服,基礎設施很齊全。下午看了東京保衛(wèi)戰(zhàn),超震撼,感受了什么叫水深火熱。

槍挑小梁王很有話劇范兒,最后的滿江紅唱的人熱血沸騰。賽龍舟看的人很少,但是演員很盡責。包公巡河很親民。

其實最讓我喜歡的是里面一位搖櫓的大叔,他真的是從心底喜歡他的工作,幸福感超級高。劃船的時候特別開心的告訴我們他一會也得參加祈福的演出。

2:開封府

位置:開封市鼓樓區(qū)

開封府景區(qū)是開封極具代表的景點之一,它氣勢恢宏、巍峨壯觀,與包公祠遙相呼應,尤其是在周遭碧波蕩漾的三尺湖水的映襯之下,形成了著名的“東府西祠”的著名景觀。

有一個宋代保留下來的石碑,上面雕刻著歷代開封府尹的名字。其中一個名字已經(jīng)看不清楚了,而且停留著一道道深深的痕跡來都是各地的老百姓用手撫摸所致,可見包拯深入人心。

包青天的真實形象并非影視上我們所見。他其實是個身高僅1米62的白面書生。只是為了突顯他鐵面無私,才把他塑造成一個高大黑面的形象。

早上九點會有一個演出在府門外的廣場上,還可以欣賞“開衙儀式”、“包公斷案”、“演武場迎賓表演”、“噴火變臉”等表演,感覺演技一般,不像是專業(yè)的演員。

3:龍亭公園

位置:開封市龍亭區(qū)

這里曾是唐代宣武節(jié)度使的衙署和五代后梁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、北宋和金六個朝代的皇宮所在地龍亭其實并不是亭,而是建筑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青磚臺基之上的殿堂,歷經(jīng)多代經(jīng)過多次損毀又多次修繕重建,現(xiàn)在去很難找到舊時的印記,更像一個嶄新的公園。

由于瀕臨黃河,開封在歷史上多次被泛濫的黃河淹沒,所以之前的城市都是在更古老的城市之上建立的,從而造就了開封“城摞城”的考古奇觀。龍亭也是這座城市的中軸線。

“來開封不游龍亭,就等于沒來開封?!庇虚_封人這樣說。真的要去龍亭,需要走過這一段建在湖中的通道,人很多,也很有儀式感,沿路可以觀賞寬闊的湖面以及周圍的一些湖中美景。

龍亭景區(qū)三面環(huán)水,位于龍亭主干道兩側的潘楊二湖,水面自然寬闊,湖岸彎曲,給了燈會絕佳的自然條件。入夜,只見一個個造型各異、制作精美的華燈競相亮相。

一道道門,一串串橋,夜色來臨,在燈光的映襯下散發(fā)著未曾可見的光輝,給一個個經(jīng)久時光的古建筑們又附上了一層靈動的光影,很美很動人。

4:鐵塔公園

位置:開封市順河回族區(qū)

鐵塔,原名叫開寶寺塔。是一座大型琉璃磚塔,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。塔高十三層,非常壯觀、古樸,因為顏色近似鐵色,故稱鐵塔。

當?shù)厝苏f這是開封現(xiàn)存的真古跡。雖叫鐵塔,卻是一座琉璃磚寶塔,并且這樣的塔按理都是實心的,這座塔居然是可能攀登的。

鐵塔的內(nèi)外都有這樣的佛像,登塔的道路非常狹窄,基本只能過一個人,塔頂有一座小佛龕。爬過名塔無數(shù),這樣的塔平生僅見。

最上面幾層內(nèi)部就有很多琉璃佛像和飛天,不過塔內(nèi)部樓梯很黑很狹窄很高,要開手機電筒慢慢走,人多會有點危險,人少可以慢慢走。

5:開封包公祠

位置:開封市包公湖西畔

雖然包公祠不是真古跡,但我覺得還是比開封府這種后期建的主題游園要更有歷史感一些,無論是建筑本身還是文物展陳,也算是秉承古意、回味悠長。

包公祠主要建筑有大殿、二殿、東西配殿等。其中大殿為包公祠正殿,大殿中間為包公坐像,高3米,蟒袍冠帶,倒是符合包公的氣魄和威嚴。

我更喜歡包公祠的二殿,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展品,包括包拯石刻像和手跡的拓片,以及各地和包公相關的圖文資料。二殿中央還豎立了一座《開封府題名記》石碑,據(jù)說為北宋遺物,上面刻有北宋183位開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。

石碑上有一條深深的指痕,指痕所在處已漫漶不清,看介紹指痕處正是包拯之名,據(jù)說是因為人們敬愛包公,觀賞碑刻時指指點點,天長日久而磨出來的指痕,是包公受人們尊敬的實證。

6:鼓樓

位置:開封市鼓樓區(qū)

鼓樓東西對稱,在一條線上,十分威嚴、齊整,是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之一。明、清兩代經(jīng)過5次重修,是開封的商業(yè)文化中心。

據(jù)《開封勝跡志》記載,城內(nèi)原有鐘、鼓二樓,東西相望,以報昏曉,相傳為宋太祖創(chuàng)建。在很久以前,宋代鐘、鼓二樓早已不復存在。到了明初,在宋代鐘、鼓二樓遺址上又建起了鐘、鼓二樓,是一座體現(xiàn)明代建筑風格的古建筑。

鼓樓是開封市的地標性建筑,一般建議傍晚時分過來。先趁著白天,先轉一轉開封最右味道、最有書香氣息的書院街。

等到夜幕降臨,開始逛大名鼎鼎的鼓樓夜市了。夜市是開封千年傳下來特有的文化,根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。而鼓樓夜市是開封最大的夜市,也是唯一一個集吃喝玩樂的夜市。

7:天波楊府

位置:開封市龍亭區(qū)

楊家將的歷史在開封的歷史中,占據(jù)了很大的份額。可惜的是現(xiàn)在的天波楊府,是為了紀念楊業(yè)而做的北宋仿古建筑群。加之里面的演武場,每天的表演等,其實更相當于一個楊府故事為主線的主題公園。

從小看著楊家將的故事長大,對面里面的人物都如數(shù)家珍。里面沒有多少古跡,大多數(shù)展示的都是蠟像。剛好趕上郁金香的花展,門票稍微貴了。我覺得,喜歡歷史的朋友,應該來這兒逛逛。

現(xiàn)在的天波府是在1992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園林樓閣建筑,由東、中、西三個庭院組成。中院楊家府衙,是天波府的主體;西院楊家花園;東院演兵場,是楊家將操兵練武的場所。

8:開封博物館

位置:開封市龍亭區(qū)

博物館一層為宋代科學技術展,分別從宋代的航海、天文、印刷、醫(yī)學及軍事等多方面展現(xiàn)宋時期的文明。其中等比復原的“水運儀象臺”非常玄妙。二層八朝古都千載京華,展現(xiàn)開封這片土地的歷史演化。

里面的展示主要以開封歷史民俗和北宋文化為主,里面有開封朱仙鎮(zhèn)木板年畫館,清明上河圖館,宋代科技館,明清陶瓷器館,古代墓碑文化館等。

作為市級博物館館藏物品比不上省級但也算豐富了,尤其是圍繞開封由古至今的演變發(fā)展,讓人對開封這座城市的印象更為清晰, 跟隨講解員走一圈會受益匪淺。

9:中國翰園

位置:開封市龍亭區(qū)

翰園,顧名思義,便是水墨云集之地。欲書佳作,定少不了青山綠水之伴。開封自古便為水城,汴水之濱,卻無山為伴。故園中幾處假山彌補了文人騷客的憾事。

翰園分為園林風光、碑刻藝術兩部分。山水風景區(qū)有十幾座人造山峰、五大瀑布、三大島嶼、十座橋梁、兩座大型噴泉,加上碧波蕩漾的翰園湖,山光水色,風景宜人。碑刻藝術上起殷商甲骨文,下至當代各書體

翰園碑林,是首家、最大的一座民辦碑林。國內(nèi)一流、獨特的古今書畫與雕刻藝術,融古今書畫與雕刻藝術一體,可與“山東曲阜碑林”相媲美。

翰園有二個門,一個在天波楊府邊上,也就是碑廊部分,一個在清明上河園的對面,也就是園林部分,雖然是個人造園林,還是值得逛逛的。

10:山陜甘會館

位置:開封市龍亭區(qū)

山陜甘會館為庭院式的建筑,整齊、規(guī)矩、精致。臨街建有照壁,兩側有掖門。主要建筑是關帝廟,前面是戲樓,后面是垂花門、鐘鼓樓、東西配殿等。非常喜歡那些精美的磚雕、石雕、木雕,令人賞心悅目。

還未入內(nèi)便看到外墻上寫著“圣地”兩個大字。兩百多年的歷史保留了完好的明清建筑。每一磚、每一石、每一木雕其背后都有美好的寓意。那極具特色的丹青彩繪和高超精湛的雕刻技術更是讓其享譽中原。

會館的磚雕和石雕都十分的精美,但最精美的首推木雕,立體感非常強,有山水、花鳥、人物、動物、神話、龍鳳,其中有很多吉祥的寓意,如九獅戲繩、雙龍戲珠、八仙祝壽,真是玲瓏剔透、栩栩如生,甚至在一座門楣之上有七層高低錯落的雕刻,充分顯示了工匠的精湛技藝有如神來之筆。

11:繁(po)塔

位置:開封市禹王臺區(qū)

繁塔是開封地區(qū)興建的第一座佛塔,也是開封地區(qū)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了。是當時開封最高的塔,比著名的開封鐵塔高得多,至今開封流傳著鐵塔與繁塔對比的說法:“鐵塔高,鐵塔高,鐵塔只到繁塔腰”。

很多人選擇前往鐵塔,倒是不少當?shù)厝擞X得真正該去的是繁塔而非鐵塔,鐵塔修繕力度過大,繁塔是一座真心很有歷史韻味卻鮮為人知的建筑。

現(xiàn)存塔的形式為六角形三層高臺,形狀特異,每層的收分特大。第一層塔身略高,僅南面辟門,第二層則各面辟門,第三層又如第一層。

一、二層均為重檐,檐下置仿木構磚制斗拱。三層塔身外壁嵌砌數(shù)十種不同形象的磚刻佛像上萬軀,人稱萬佛之塔。佛像的姿態(tài)變化多樣,刻工精美,為不可多得的宋代雕刻藝術作品。
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侵刪)